
嘉義市政府都市發展處針對「嘉義市區鐵路高架化計畫鐵路沿線及車站周邊地區都市計畫變更案」於昨日(12)下午於嘉義之心城市願景館舉辦專家學者座談會,邀集建築、都市景觀及都市更新實務經驗之專家學者、團體組織及相關單位,討論推動都市更新及都市設計策略,透過開放式意見交流與互動過程集思廣益。
針對嘉義市後站周邊地區因應鐵路高架化與嘉義新站改建之契機,參與與談的內政部張溫德參事,以他過去擔任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執行長及新北市政府都市更新處的實務經驗,建議把都市計畫當作一個都市更新計畫來思考,並引用臺北市信義區兒童福利中心都市更新計畫案例,提醒市府團隊,優先利用公有土地作為都市更新計畫的蛋黃區進行改造,看到成果之後才有機會誘導周邊蛋白區土地慢慢整合。
此外,本次邀請臺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方定安副局長,分享臺北市針對車站周邊劃定TOD地區的容積獎勵與都市設計管制策略,從萬華、松山、南港車站與南港鐵路沿線工業區的轉型經驗,並可預見嘉義大車站周邊地區、甚至是鐵路廊帶對於嘉義市都市意象轉變的重要性與關鍵性,除了都市計畫調整外,還需要搭配系列的行動方案,兼顧居民與現住戶的社會問題、補充公共設施、並與相關單位達成財務可行性與開發願景的溝通。
下半場的都市設計議題則邀請到朝陽科技大學景觀及都市設計系的許國威教授,除了呼應上半場法令、市場、行政面的討論外,特別提出都市計畫應創造價值的觀念,包括在機能與定位上凸顯嘉義市作為木都、作為阿里山林鐵起點的特殊性與不可替代性,以及利用鐵路高架化廊帶串聯嘉義市境內大型開放空間,用軌道專用路權的優勢思考轉型為連續、不中斷的自行車道,發展綠色交通、呼應嘉義市小而美的都市尺度。
最後由朱國華建築師分享辦理小澎湖都市更新計畫的經驗、與會的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代表、嘉義市環境景觀總顧問團隊曾碩文老師亦一同交流了招商開發的財務課題、從景觀綱要計畫的觀點來看鐵路高架化的期待等等,再由市府都市發展處黃副處長代表總結與會專家學者的重要建言,將提供市府與規劃團隊納入周邊都市計畫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