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嘉義市政府第1011次市務會議紀錄

  • 上版日期:2021-03-23
時間

民國110年3月16日(星期二)上午9時

地點

本府6樓第2會議室

主席

市長 黃敏惠

出列席人員

(詳如簽到簿)

紀錄

蕭楣鞠

主席裁示事項:

一、職棒熱身賽吸引各個年齡層的球迷來到棒球原鄉嘉義市,讓沈寂許久的市立棒球場售票口再次活絡起來,開賽後仍陸續有民眾購票進場,看到許多年輕父母帶著孩子一起揮舞加油棒為球隊打氣,令人感動。運動經濟不僅提振了城市的活力,全家一起觀賽更發揮家庭教育的功能,其帶來有形及無形的價值十分可貴。請鼓勵同仁及所有市民攜家帶眷踴躍觀賞各項賽事;也請同仁多方思考,戮力推動有助於城市發展的各項政策,並透過各式管道以廣周知。

 

二、「草草戲劇節」今年首度於嘉義市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及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雙邊舉辦,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除安排贊助企業參觀戲劇節活動外,也參訪了嘉義市立美術館,對美術館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樣的,已邁入第8屆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也讓與會的各國代表驚嘆嘉義市蘊含的藝文能量,請文化局賡續做最好的連結,不斷提升嘉義市的能見度。另外,「再現劇團」黃民安團長驟然離世令人遺憾,請文化局關注並給予必要之協助。辦理任何活動,也請注意提供表演藝術工作者及觀眾優質的環境。

 

三、請衛生局要特別注意醫療院所對病患隱私的保護,維繫醫病之間的信賴關係。

 

四、各局處發布之新聞稿代表的就是本府的立場,要有敏感度及高度予以論述,局處長無論審閱與否都需負全責。另外,同仁代表行政部門對外所作的說明,局處長也應瞭解並補述不足之處,以利民眾對輿情之了解。

 

五、全台水情吃緊,工業和民生用水已受到限制,嘉義雖得天獨厚,早年闢設蘭潭及仁義潭供應民生用水,惟目前蓄水量已不足4成,請各單位要有節水政策並加強宣導。除籲請民眾節水、省水外,各項市政建設都要考量面對極端氣候的挑戰,當年闢設文化公園及北香湖公園時,本府即前瞻導入城市滯洪觀念規劃滯洪池,讓強降雨地表逕流水暫時儲存,解決鄰近區域積(淹)水問題,同時涵養水源。去年12月完工啟用的「步行散策樂活水岸」工程,除新設滑草場及星光大滑梯成為嘉義市最新熱門景點外,地表下也規劃設置水撲滿,降雨時接收地表逕流水發揮滯洪功能,旱季又能利用儲水系統澆灌和清洗。全區6座雨水儲留設施,總共可以儲存800噸的雨水,啟用至今4個月已有100多噸的地表逕流水,用於樹木澆灌、環境清洗,在水情吃緊的旱季更凸顯其價值。另外,嘉義市水資源中心處理淨化後的水每天約有370噸,平時將水引流大排,缺水時則是重要的備用水源,目前環保局的道路揚塵灑水、建設處道路植栽澆灌,以及消防局救災準備都是使用水資源中心處理過後的水循環再利用。設計除了追求美感,更重要的是要解決問題,請各單位在工程設計多一點巧思,透過專業的規劃,良好的設計優化公共空間,同時兼顧環境永續、城市樂活,落實設計力導入城市治理。

 

六、落實「以人為本」的交通規劃,對行車、行人的安全才更有保障,標誌、標線劃設後也要加強與民眾溝通說明。例如,嘉義公園前方橫越啟明路之行人穿越道劃設之妥適性,請交通處再檢討、論述。

 

七、建設處推動的「青年創業獎勵補助計畫」請智慧科技處、社會處、教育處、文化局及都市發展處(產業發展相關)予以協助宣傳。

 

八、嘉義市曾一度數位落差十分嚴重,因此從99年起開始推動「市民免費電腦及網路教育訓練」,弭平了高齡長者的資訊障礙,成為最適合發展智慧城市的縣市。智慧數位城市就是為市民生活服務,「愛嘉義APP」整合了嘉義市日常生活所需資訊,提供市民及遊客更便利的服務,請各局處為民服務第一線同仁持續積極推廣。

 

九、國安一街的污水下水道建設成果令市民十分驚豔,連帶期盼自家也能儘早納入改造期程。好的市政建設成果的呈現,可以喚起民眾向上、向善,對美的嚮往,此外,工務處對比照片之取景角度需要更精進,以展現強大震撼力。

 

十、「科學168-教育博覽會」與「全國中小學科學展覽會」將於7月串連登場,9月有「光織影舞」光影藝術展,9月底至10月中旬則是「2021台灣設計展」接續,一連串的活動再再提升嘉義市的能見度,請同仁發揮有溫度的戰鬥團隊之行政效能,各項跨局處會議召開前請不斷溝通協調,取得一定的共識,讓會議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