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裁示事項:
一、人口普查統計資料是施政決策的重要參據,「10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工作,本府於全國第三級9個縣市普查處中脫穎而出,榮獲特優第1名;東、西區公所也分別榮獲第二級普查所特優第1名及優等殊榮,感謝主計處、民政處及兩區公所同仁的努力。
二、1999便民服務專線協助各局處解決市政問題,是市府團隊對外的重要窗口。市政推動最關鍵的是同仁的態度,面對民眾的陳情,即便難以解決也可從過程中汲取經驗。另外,案件派工屬內部事務,即使派工有誤,也請同仁協助轉知權責單位妥處,以免造成民眾不必要的誤解。
三、近期連日豪大雨,感謝工務處、警察局、消防局、環保局及兩區公所等所有防災小組成員積極整備,即時應變;更有里幹事同仁晝夜不舍提醒里(鄰)長提高警覺,協請如遇災情先拍照存證,接獲鄰長對市府團隊的肯定,深以為榮,感謝大家綿密守護市民的安全。8月7日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視訊召開行政院院長視導暨第2次工作會報,嘉義市災情相較鄰近縣市雖較少,惟舉凡有淹水災情都是市府團隊的痛,院長裁示經濟部及水利署協助本市澈底解決區域排水及淹水改善事宜,請工務處儘速聯繫積極解決。
四、康樂街民宅火警事故感謝消防局及時救援,社會處及西區公所也第一時間派員到場關懷,後續請妥善處理受災居民安置事宜。
五、各局處舉辦活動應深思活動辦理之目的,文化活動更應找到自己的價值與意義並加以論述彰顯,擾動引導朝好的方向發展。嘉義市素有「畫都」美譽,桃城美展及桃城文學獎均是嘉義市重要的指標,期勉活動能更向上提升,成為全國重要指標活動。而文學的影響悠遠深長,蘊含每個世代的生活與風俗。猶記作家蕭麗紅著作《千江有水千江月》一書,敘述著40年前布袋小鎮的風情,期勉文化局能善用標竿的人、事、物,激發引領書寫在地故事的風潮。
六、都市發展處肩負擘劃願景,引領城市發展之重責,所有的開發案都應站在國土規劃及城市未來發展的高度通盤考量,規劃短中長期的計畫目標;各局處也要清楚知道城市發展的方向,找到具專業且瞭解在地需求的廠商協力規劃,完善相關配套措施。期勉局處長能緊扣城市發展願景,帶領同仁就業務專業領域深層思考,更長遠的規劃5年、甚至10年的施政計畫。
七、隨著時代進步,停車場的需求與日俱增,停五停車場之闢設請都市發展處及交通處再行審慎研議。另外中山路圓環周邊金融業林立,停車空間相對不足、人行空間不夠友善等問題,也請建設處、都市發展處、工務處及交通處通力合作,結合金融業者研議解決方案,活化閒置土地。
八、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訂於110年8月18日下午2時審查本府所提地方創生計畫,請提案單位務必就先前審查會議委員所提意見回應改進,事前充分演練,俾利簡報時精準論述計畫內容,也請智慧科技處協助檢視,做好萬全準備。
九、人在公門好修行,回歸公務人員五大核心價值-廉正、忠誠、專業、效能、關懷,公務人員要秉持清廉正直的心,忠於職責依法將工作做得更好,並藉由智慧科技讓專業發揮更大的效能,然而所有的行政作為都要有關懷的心,才能讓施政成果更具價值與意義。兩區公所同仁積極聯繫協助民眾接種疫苗,備極辛勞,過程中許多令人感動的故事,深值記錄分享,藉以激發社會善的力量,營造共榮共好的嘉義市。
十、嘉義市是雲嘉南觀光休閒消費中心,更以成為台灣西部走廊的新都心為目標而努力,謹慎面對、防疫從嚴是本府面對疫情始終如一的態度,基於縣市共同生活圈,嘉義縣市為全台餐飲最後解封的縣市,自8月10日起有條件開放餐飲及夜市內用,感謝所有業者及民眾的體諒與配合,疫情在大家的努力下趨於穩定。請業管單位務必善盡輔導之責,衛生局、社會處,建設處公告相關之指引準則也請各局處長務必轉知所屬同仁瞭解,共同協助對外加強宣導,杜絕任何可能的防疫破口。也期勉各單位能共組嘉義隊,無論是地方創生、拚經濟、拚教育,讓疫情逐漸控制後,產業經濟也能逐步回溫。
十一、疫情瞬息萬變,業者要保持更大的彈性才能穩定經營。經濟部統計國內6月份餐飲業營業額下降39.9%,為史上最大衰退,嘉義市75%甚至80%的產業為服務業,餐飲業更攸關許多人的生計,爭取客人回籠是所有業者需要面臨的一大課題。因此,呼籲業者防疫已成為日常,一旦破口又得再度停業,不可不慎;業者的防疫作為也會受到消費者檢視,不僅要落實防疫指引,甚至主動做更多,讓消費者安心,便能爭取更多的客人,形成良性的循環。
十二、疫情帶動網路消費動能,經濟部統計,今年第2季零售業網路銷售額達1,059億元,年增33.7%。因不少國家解封後疫情又再度警戒,為避免再次陷入困頓,數位轉型勢在必行,業者提供內用與外帶外,應開發更符合電商特性的產品,讓商品搭配通路多元化發展,經營模式彈性更大才能穩定經營。也請智慧科技處、建設處洞察業者需求,開設更多元的課程,或加強社會培力,讓勞工、業者有更多的能量提升自我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