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裁示事項:
一、「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各縣市薦送參獎的名額均有限制,嘉義市僅能薦送幼兒園、國小及國中各1所,今年博愛國小附設幼兒園榮獲幼兒園組銀質獎、民生國中及文雅國小也分獲國中組及國小組佳作,充分展現嘉義市的教育力,感謝所有教學團隊為孩子們的用心付出。也恭喜垂楊國小及興安國小分別榮獲「第2屆灃食SUPER校廚大賽」銀獎及特別獎的肯定,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藉由舉辦活動,提升校廚的榮譽感,不斷精進廚藝,看似日常的備餐,卻蘊含著不平凡,為了讓孩子們吃得健康,感謝廚媽與老師們盡心盡力,讓學校的餐桌成為食育教育重要的一環,也讓孩子更加感恩惜福。另外,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需要大家一起來守護,嘉義市道路交通安全聯席會報今年囊括團體獎項「精進獎」(所有觀測指標改善幅度)第二組第1名、「特別獎」65歲以上高齡族群改善幅度不分縣市組第1名,以及18至24歲機車族群改善幅度不分縣市組第3名;單項成績優秀獎則榮獲「交通工程」第二組第2名、「交通安全教育」第二組第3名;警察局更榮獲「第13屆道安創新貢獻獎」交通執法組全國第1名等6大獎項,非常感謝副市長、秘書長及各個團隊恪盡職守,也恭喜所有獲獎人員與單位,感謝大家為嘉義市再添榮光,期勉好還要更好,共同將屬於這座城市的榮耀及市民的光榮感找回來。此次教育部教學卓越獎及行政院道安會報金安獎的獎座都極具設計感,請各局處及學校學習他人長處創造屬於自己的特質,未來採購獎座時用心思考,要求質感,讓獲獎者倍感光榮,進而珍惜並賡續努力耕耘,推動城市不斷向前邁進。
二、感謝智慧科技處彙整1999便民服務專線之營運數據提供各局處參考,從大多數民眾來電均屬諮詢類案件,充分彰顯1999便民服務專線之價值,更感謝話務人員全盤瞭解各項市政資訊,在第一線堅定、溫柔的為民服務。尤其此次配合「嘉義市購物節」推出「滿千送百」、「嘉倍券」等活動,民眾參與之熱烈,倘無1999便民服務專線協助,建設處承受之業務負荷量與壓力可想而知。請各局處從相關數據檢討業務可再精進之處,保持更好的敏感度,善加運用1999便民服務專線於前端妥善因應,第一時間解決問題,掌握時限完成派工任務,謹慎回應各項民意陳情案件,消弭後續引爆危機之可能性。
三、「勇媽」象徵著每一位勇敢的媽媽,其精神就是我們學習的目標,而「勇媽」周遭每一位勇敢的嘉義人都是「勇士」。嘉義市很小,資源也很少,但我們很拼,「勇媽」與「勇士」攜手就能迸發很大的能量,共創幸福的嘉義市。「勇媽阿惠-黃敏惠」臉書在智慧科技處、觀光新聞處等各個局處共同配合下,按讚數已突破6萬6,000人。除卻過於政治化、意識形態、沒有是非的網軍操作令人無法贊同外,網路是很好的溝通管道,善加運用,可以讓各界瞭解政府的作為,同時在民意的回饋中找到施政的著力點,形成一股安定社會的力量。市府每個局處都有各自施政的重點與亮點,網路社群的經營唯有內部自我重視,才能爭取外界的認同,期勉各局處鼓勵同仁關注單位所經營之臉書、IG等社群媒體,培訓同仁政策論述的能力,積極貼文與民意互動,並注意內容的正確性。
四、「2021台灣設計展」成功吸引眾多優質的設計團隊對嘉義市的關注,在全國矚目下,請各局處務必借力使力,也請文化局儘可能聯想設計團隊與各局處業務之相關性加以串聯媒合,將設計導入施政帶動城市升級,以驅動生活美學經濟效益。例如台灣設計研究院承接環保署推動「環保夜市形象改造專案計畫」,環保局可借力使力展現作為,讓嘉義市重視環保的形象深植人心。而除了先前所提積極整頓破舊招牌、布條等市容景觀外,各個公園、交通節點及公部門等公共空間之廁所,也請維護單位務必加強衛生管理,提供遊客友善的如廁環境,藉由每一項用心的作為,讓各界感受到嘉義市的與眾不同。
五、嘉義市用設計力帶動城市升級,用設計力打造幸福城市品牌,藉由設計展,展現最好的常民生活。設計展主視覺短片明亮輕快,阿里山日出象徵這個城市的躍升及滿滿的熱情與溫暖,跳躍的圓點則是每位市民及進到這個城市所有的人。此次展覽結合眾多設計團隊的專業,論述「1座城市、3種家的概念、13處家的所在、18種家的表現」,感謝劉真蓉總顧問的協助串連,以及文化局的用心規劃,請同仁好好珍惜此次機會,共同努力。台北場記者會台灣設計研究院採Podcast直播模式,別開生面暢談此次設計展的精彩內容。嘉義場記者會也請建設處、觀光新聞處多加協助,展現創意。另外,感謝智慧科技處將各項展覽資訊整合在最新改版的「愛嘉義APP」中,請每位同仁至少影響10位民眾下載安裝運用,並踴躍分享主視覺短片。
六、設計與創新密不可分、設計力無形當中影響著嘉義市的城市治理,也影響民間不斷創新。設計與創新引領人類社會改革發展,設計的功能則是要解決問題、提升品質。從產品設計到服務設計,設計不再僅是優化產品,還具備改善流程與策略指導的功能。所以3年來我們將設計導入施政,以人為本提供更優化的服務創新能量,創造更好的生活環境,帶動城市產業升級。例如嘉友電子研發之「全雙工串流數位直播無線麥克風系統」入圍「2021金點獎」年度最佳設計獎;最具權威的飲食產業創新評鑑「食創獎」今年邁入第3屆,5個特優獎項中,大鼎冷鏈就囊括「包裝技術創新」與「設計美學創新」雙特優肯定。設計力大幅提升產業應用,「設計經濟力產業輔導計畫」協助聖保羅烘培花園、義興醬油等11家業者品牌重塑,透過設計美學推廣嘉義好物,不僅是產品的包裝,產品內容也高度要求,共創「嘉市好店」的品牌。設計力也應用於建築,嘉義市立美術館的新舊融合,接連獲頒「2021年國家卓越建設獎」最佳環境文化類卓越獎、「2021建築園冶獎」嘉義市公共建築景觀類園冶獎及「台灣建築獎」首獎殊榮;透過「學美.美學」校園改造計畫,由「小福砌設計團隊」專業規劃的嘉北ARC音樂廳,榮獲「2021金點獎」年度最佳設計獎的肯定,請教育處安排各單位前往參觀。而公園2.0設施大改造、文化路纜線下地,重現天際線則展現設計力應用於空間換新,提供更美、更舒適、令人驚豔的環境景觀品質的提升。此外,感謝交通處引進低底盤電動公車、YouBike2.0及YouBike2.0E之環保公共運輸系統,充分展現設計美學應用於環境永續之成效。值得一提的是,微笑單車董事長劉麗珠表示,YouBike2.0自行車進駐嘉義市近1年零失聯率,使用者有借有還,嘉義市民的高素養令她感動,更願意將全球首發之YouBike2.0E電動輔助單車投資在嘉義市。而完善的公共運輸系統更能促進觀光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再者,大型疫苗接種站導入「宇美+1」概念、失智友善、高齡友善、社會應援等則是將設計力應用於人本服務。設計力已經從環境或產品包裝美化的基礎概念,影響到產業的升級、生活空間的改造及政府的施政效能。
七、警察局、衛生局及消防局代表嘉義市參加「第4屆政府服務獎」評選,全數獲獎,獲獎數全國居冠,令人振奮。感謝秘書長及前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主委陳美伶的指導,請儘速辦理敘獎,並研議更好的獎勵方式,鼓勵各單位踴躍展現服務的量能。
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明年元旦起,教育部、經濟部、勞動部及衛生福利部業管24類場所人員須完整接種兩劑疫苗之相關規範,請衛生局儘速提供完整資訊上傳主管群組,提醒建設處、社會處、教育處等相關單位遵循,配合辦理。
九、本府111年度的總預算案市議會已完成審議,請各局處著手研議明年度施政亮點及各項重點工作,賡續秉持撙節原則,超前部署,發揮預算最大效益。各項公共建設務必重視景觀規劃,各局處應就轄管業務研議跨域合作,局處長要清楚所有重大施政、計畫或工程之詳情,掌握資源及民意關注之焦點,以更高的高度回應城市發展的願景及施政目標,妥適配置資源,擘劃年度計畫甚至5年的中程計畫並加強論述,將局處的能量擴展至極致。重大施政相關規劃或涉及跨局處溝通協調業務,請於市務會議報告,也請智慧科技處落實管考,督請重大施政主辦單位依目標進度如期如質完成。
十、在張李德和等前輩藝術家的共同努力積累,成就了嘉義市「畫都」之美名,「桃城文學獎」記錄了城市當代生活,讓嘉義市的文學底蘊更為深厚,豐沛的能量也讓嘉義市在「文協100周年」活動中占有一席之地,然而「桃城文學獎」頒獎典禮文化局卻未發布新聞,提醒局處辦理各項活動可與觀光新聞處彼此合作廣為宣傳,但主辦單位仍應負起新聞發布之責。
十一、警察局結合家長協會及學校拍攝跟蹤騷擾行為態樣之宣導影片,請教育處、觀光新聞處、社會處等相關局處多加運用,以擴大宣導效益。
十二、警消同仁執行任務均備極辛勞,消防局辦理廳舍重建工程,請借重景觀總顧問之專業,並評選出好的專業團隊協助規劃設計,展現建築特色之餘,也應妥適規劃同仁待命時所需之休憩空間,加強工程品質,營造實用且舒適的辦公環境。
十三、面臨莫德納疫苗有效期將屆之全國性問題,許多縣市祭出優惠獎勵措施加速疫苗之施打,請衛生局研議對策並妥善安排疫苗施打場域,儘速加強宣導,鼓勵民眾踴躍施打,切勿讓疫苗過期。
十四、財政稅務局制定「嘉義市娛樂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以實質的優惠措施,大幅減輕藝文工作者的稅賦負擔,請文化局廣為宣導。
十五、本市從普發2,000元振興消費金、建設處規劃辦理「嘉義市購物節」、「滿千送百」、「嘉倍券」,到觀光新聞處結合嘉義市旅宿業推出「嘉遊金」等一連串提振經濟措施,嘉義市成功引爆話題,吸引各界關注,但更重要的意義是所有的作為發揮了安定民心的力量,唯有民心安定,對政府產生足夠的信任度,政府推動各項政策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惟觀光產業確實逐步回溫之際,防疫的態度也漸顯鬆懈,請各局處仍要籲請民眾保持警戒,堅守防疫原則。
十六、鐵路高架化C612 標「嘉北高架車站、嘉義高架車站及北回歸線車站工程」動工後,勢必會產生交通衝擊,影響在地居民的生活,以及相關道路開闢拆遷戶安置處理議題,請西區公所協助交通處、都市發展處加強向地方說明,也請交通處要求工程單位務必善盡工地安全及交通安全之維護管理之責。
十七、校慶相關慶典活動可以讓學校對外呈現教育成果,嘉義女中上週舉辦運動會慶祝建校100年,嘉義市有許多學校已建校百年;玉山國中建校也屆60週年、嘉大附小則甫過50週年校慶,足見嘉義市深耕教育推動起步之早。回顧是為了前瞻未來的方向,請教育處敦請各校舉辦重大校慶活動之餘,也應完整記錄戮力辦學、培育人才之重要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