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裁示事項:
一、感謝扶輪社陸續捐贈具藝術美感的「救生圈箱」安置於蘭潭及北香湖公園,以及聖保羅烘焙花園企業創辦人蘇勁威董事長率員工共同捐贈救護車及急救訓練器材,熱心公益。公部門資源有限,但民力無窮,同仁推動政策、計畫請勿以受限於預算、人力為由,應勇於任事,積極掌握有意願合作之民間社團或業者,以設計的思維預為規劃,讓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的效益。建設處率業者參與「國際食品展」多年,成果有目共睹,今年度活動辦理完成後請全面檢討,廣納業者的建言,及早規劃明年度的活動,整合民間的能量用在對的地方,共同提升展館的效益。
二、北園國小結合北園國中及附幼共同舉辦「稻香藝田音樂祭」,雖遇天雨,孩子們仍不放棄表演,感謝學校用心規劃相關配套措施。教育處擬訂政策,推動各校舉辦「文藝芳鄰」活動多年,透過教育的扎根,融合社區資源展現學校的特色,提供舞台鼓勵孩子們展現學習的成果,讓家長瞭解孩子學習的情形,也增進學校與家長及社區的互動。惟活動辦理應妥適安排觀眾席,讓觀眾能坐下來好好欣賞表演,以示對表演者的尊重。
三、警察局榮獲「國家警光獎」之團體組「偵查犯罪類」優等及2項個人組「反黑肅槍類」優等至高肯定,感謝黃建榮局長領導有方,以及警察同仁積極維護治安的認真與努力,為嘉義市爭光。
四、守護食安一向是我最為關心的施政重點,公投雖已落幕,為增進國人的健康,保障人民消費的權益,籲請中央要明確標示進口豬肉是否含萊克多巴胺,以解民眾憂慮。嘉義市包括學校、本府委託或補助之社區關懷據點、老人、兒少、身障機構及托嬰中心等相關單位,膳食供應所使用之豬肉及其加工品一律要使用國產豬,並要加強合約規範,由源頭掌握進口肉品流向。也請衛生局加強稽查,嚴格把關,避免萊豬化整為零,流入校園或關懷據點。
五、為期10天的「2021台灣設計展」正式啟動,感謝所有同仁一起用心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民眾。設計展不僅介紹城市特色,更彰顯「設計」可以呈現在各個領域。走訪城市願景館的「++設計學校」、教育處的「走讀嘉義學習地圖」、文創園區「Re:嘉義」等展區,讓各界體認無論是生活、產業,甚至對未來的想像,都可以透過設計,結合科技,帶動產業不斷轉型提升,改變生活的樣貌。台灣設計展讓我們站上台灣舞台,也讓世界看見嘉義市。法務部明年將投入舊監獄「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林務局與林鐵處也將合作執行「阿里山軸帶重塑」系列計畫,均攸關城市的發展,也是展現城市治理、施政成績的重要時刻,請市府團隊把握時機,齊心推動,下列事項也請相關單位配合辦理:
(一)嘉義火車站進行改造計畫持續到明年5月,所採用之「減法」設計思維,行政處可參採營造更優質的辦公環境。
(二)感謝文化局偕同各局處共同努力,也期勉文化局明年度的嘉義市國際管樂節30週年能夠突破瓶頸再創新,藉由回顧與前膽展現活動特色,加深加廣持續提升活動質量。
(三)設計展期間來嘉義市的遊客增多,加上冬日天雨,視線不佳,較易發生交通事故,尤其近日林森東路又發生一起令人遺憾的A1事故,請道安會報加強宣導,提醒民眾注意交通安全。
(四)除3大主展場外,「城美館」展現九華山地藏庵及嘉邑城隍廟百年的宮廟技藝與文物,以及民政處響應設計展,規劃辦理「來嘉廟妙妙」廟宇文化創意計畫,假檜意森活村 T24 所長官舍展現嘉義市8座特色廟宇的文創新亮點,十分精彩,請協助宣傳,鼓勵同仁及民眾踴躍前往參觀。
(五)請文化局邀請渡也老師等關心嘉義市藝文發展之人士參觀設計展,並瞭解各展場之展覽物件於展期結束後,可否延續再應用。
(六)設計展深獲各界好評,更重要的是藉由此次活動讓市府團隊留下設計的思維與價值,不斷再發揮,同時增進美學涵養,美學是法律及倫理的基礎,民眾擁有美學涵養,城市景觀自然可以改善。在縣市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發現各縣市都在推動「設計」,尤其臺東縣政府很早即成立「臺東設計中心」,加上「花東地區發展條例」的挹助,讓設計思維融入施政推動很多新的作為。設計並非要花大錢,而是要運用巧思創造效果。設計展為嘉義市梳理出許多精彩的故事與特色,除讓參訪來賓瞭解嘉義市外,更可凝聚市民的共識,請各局處納為推動市政的參考,不斷自我超越,串連團隊資源與民間的力量,推動嘉義市不斷向前邁進。
六、「嘉樂福觀光夜市」由民間發起,也帶來觀光效益,榮獲全國環保夜市評鑑特優,經營之用心令人肯定。「碳排放」議題絕對是未來影響全球經濟的重要因素,很高興看到嘉義市許多業者已意識到問題,連小吃業者都加入環保的行列共同努力,請環保局不斷論述,加強與產業連結,提醒業者注重環境永續發展,及早整備,迎接挑戰。除產業界外,「碳排放」也將影響消費者,請建設處注意物價波動,預為因應。
七、嘉義市普發2,000元振興消費金,除了紓困,更是為了拚經濟,協助業者挺過疫情的艱困,讓產業振興再轉型。回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市府團隊、產業及民眾所面臨的煎熬,如今榮景再現,感恩之餘,仍要好好思考面對下一波挑戰,是否已做好準備。
八、本市先行施工完成的貨物轉運中心開發案,接獲民眾陳情停車場、公園綠地及縣市交界之道路銜接等相關問題,請工務處偕同建設處,交通處分工合作,妥為處理,並做好區域環境衛生及交通安全維護管理事宜。
九、請都市發展處重視市都委會委員們的意見,相關法令修訂在同仁擬定方案後,局處長應全盤瞭解,必要時請法規小組協助,與相關單位做好內部整合。工作報告時也應將先前召開會議研商之過程與重點進行分析報告,避免讓委員們再次提出問題,重複討論,以提升會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