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席裁示事項:
一、在設計展之後,設計的思維不僅讓城市治理再升級,也帶動產業持續運用設計元素營造商機。例如「愛木村地方文化館」積極策展,吸引更多遊客造訪。請交通處研議增進產業景點之大眾交通的便利性,裨益嘉義市觀光發展。
二、衛生局推動居家照護專業團隊到宅服務,提供長照家庭個別化照顧指導,並與社會處合作,透過新住民家庭服務中心,媒合通譯員即時翻譯;以及首創製作中、英及印尼文對照說明之「外籍看護照顧技巧圖卡」,協助外籍看護工跨越語言隔閡,正確學習照護技巧,提升長照家庭居家照護品質,是非常有意義、極具溫度的創新作為,高度肯定衛生局同仁的積極與用心。面對新冠肺炎險峻的疫情衝擊,市府團隊戮力防疫外,各項重要市政仍應持續推動;並體察人民的需要,不斷創新突破,讓人民有感。各項政策規劃及公文簽辦也請每位同仁本於職責周延把關,以避免不必要的錯誤發生。
三、從嘉義舊監獄宿舍群的修繕,到實驗木場的成立,木都嘉義市不僅要妥善保存木構建築,更要深耕木業人才培育。6 月 12 日至 6 月 28 日「矯正塾 1921」展覽空間舉辦「藝薪傳嘉人—陳振龍師生╳ 起嘉厝」聯展,欣喜陳老師在2年前宣布封刀後,能夠遇到來自各行各業有心學習的5位學員,讓技藝再傳承。無論是社會處推動的「嘉有社企 城市新活力」計畫,鼓勵女性及弱勢族群加入社會企業行列,或智慧科技處辦理的「有事青年」各項活動,市府團隊一步一腳印,務實的多元培力與陪伴,已逐漸開花結果。「嘉有社企」去年入選的10組團隊均已完成工商登記,其中,蔡蓁蓁老師更成立「啦啦蹦娛樂有限公司」,在各大活動表演場合深受小朋友的喜愛,局處辦理活動也可多加合作。另外,此次師生聯展的策劃人李淑玲,因曾在北門車站前的森鐵故事館任職,長期沈浸於木業及鐵道文化,3年前參加「嘉有社企」女力課程,去年再參加競賽入選,獲得創業業師的輔導,成立「森林走走吧工作室」,以創作有故事的木頭為職志,本於循環永續的精神,讓老木頭有新的家。「嘉有社企」計畫拉了每位有心的學員一把,透過輔導課程與補助,讓每位創業者繼續穩健前行不迷惘。李淑玲在社會處及文化局的協助下,自己規劃課程與招生,透過社會企業的彈性,開啟了微型創業與推廣傳統工藝的雙贏。嘉義地區有很多傳統木藝老師的資源,像陳振龍老師拿手的檜木老屋模型、陳佐民老師的鑿花欄間、李宗霖老師的木雕等,文化局先前都有開課傳承。除了木藝,坊間還有錫藝、竹編、刺繡、檜木桶、鳥巢、交阯陶、琉璃等等值得傳承的工藝技術,均可加入文創設計手法,或縮小體積,或變成燈飾,運用創意巧思轉變老工藝的用途,成為室內設計風格道具的小亮點。期勉文化局、社會處、建設處、智慧科技處、教育處、環保局等相關局處能合作,盤點、輔導、媒合、傳承這些工藝,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能量跨局處協助推動,讓老工藝有新生命,變成地方創生的亮點。
四、有關消防局建議救護車執行防疫救護任務,能維持就近送醫原則,即便遇醫院量能滿載,仍能先行收治病患初步處理,再妥適安排轉院事宜,請消防局與衛生局先行凝聚共識後,再協調各醫療院所配合辦理。
五、本府於6月25、26兩日,在港坪體育館開設大型疫苗接種站,為設籍嘉義市65歲以上長者及55歲以上原住民,符合接種資格民眾施打第4劑疫苗,貼心的服務令長者倍感安心,目前尚有預約名額,請各局處協助宣傳。另外,疫苗接種畢竟存在風險,請衛生局要提醒市民相關注意事項。
六、近來許多縣市首長及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重要官員紛紛確診,請同仁務必小心防疫;另外也請民政處及衛生局持續關懷市籍役男及支援本市防疫工作之國軍弟兄健康狀況。
七、建設處近期積極推動「青年創業實戰市集」、「台北國際食品展」及「嘉義市購物節」等產業振興活動。接下來,文創產業方面也請研議如何大力讓各界瞭解,逐步加溫,同時仍要審慎正視新冠肺炎疫情的威脅,也請衛生局協助加強防疫工作。
八、鄰近縣市昔日醫療資源匱乏,中央近年挹助大量資源加強,嘉義市隸屬中央之醫療機構爭取經費相對困難,部立嘉義醫院及台中榮總嘉義分院旁的醫療用地之建設經費至今無下文,請都市發展處持續協助,要求中央挹助資源加速建設。
九、市務會議各局處的工作報告局處長會前應詳加審閱,掌握報告內容。另外,都市計畫業務推動往往橫跨數年,都市發展處工作報告詳細記錄業務推動歷程時,請明確標示年度。
十、「台18線原始起點設置永久地標」案目前最大的共識就是要施作,主要的重點在於樣式要有指標意義且獲公路總局承認,請交通處儘速凝聚共識,並詳實記錄決議內容。
十一、有關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辦理的「2022 全台灣智慧城市建設」及「地方政府資訊發展現況」兩項問卷調查攸關城市評比,請各局處要確實盤點如實提報,也請智慧科技處詳加檢視,彙整後再行提交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