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務局今日正式將阿里山林業鐵路業務收回自營並成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專責掌理阿里山林業鐵路維運及其相關林業文化資產之保存與活化。在嘉義林業起點-嘉義製材所舉辦活動宣示林鐵及文資處的成立,並進行該處首任處長黃妙修之佈達及宣誓儀式。林務局更精心準備各式經典火車款徽章贈與臺灣鐵路管理局代表,感謝該局5年來協助維運林鐵之付出。涂醒哲市長與眾位貴賓一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
涂市長在致詞時表示,木業正在復興中!在日據時代,木業帶動了嘉義市的興盛,有錢人都是靠木業、筏木賺大錢,時空場景回到現在,林業文化變成是嘉義市最大的觀光資產,全台最大的日式宿舍群「檜意森活村」一年可以吸引240萬旅客。林業復興正在從硬體轉向軟體、轉向文化觀光,而「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就在這最好的時刻成立,投注更多更專業與人力資源,讓阿里山林業發光發熱。
嘉義市是林業的首都,嘉義市林業觀光鐵路的起點,我們要努力讓阿里山森鐵變成世界文化遺產,更重要的是,我們要發揮獨一無二生態旅遊,涂市長說,整個一條阿里山生態,從海平面到高山,從熱帶、亞熱帶、溫帶到3000公尺寒帶森林,走一趟嘉義市到阿里山就可以通通體驗,還有其中的生物多樣性,更值得暢遊探索。
涂市長期待,一定要用生物多樣性、生態旅遊來帶動觀光,我們期許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不只推動坐森鐵看日出,更要推出系列生態旅遊,從嘉義市的熱帶水果園區、溫帶蝴蝶園、再上阿里山看日出與寒帶森林,四天三夜、五天四夜的生態旅遊,真正與森林一起慢活。
林鐵回娘家 林務局對臺鐵局5年來之付出表達敬意與謝意
7月1日林務局林鐵及文資處揭牌活動在嘉義製材所及車庫園區舉行,吸引許多鐵道迷以及關心林鐵的在地居民共同參與見證這極具歷史代表意義的一天。
活動由嘉義在地美樂笛長笛樂團演奏懷舊曲目丟丟銅及高山青開場;接著由阿里山林業鐵路司機員、列車長、票務員以及林鐵處鐵路維護科科長擔任模特兒,展示林鐵及文資處首款新制服。該制服特別商請實踐大學設計學系團隊為林鐵人量身打造,採大地色系營造「森林系林鐵人」氛圍,並巧妙納入林鐵車頭V字及車廂色系等元素,制服胸前「V字」係以林鐵最火紅可愛的柴油車頭為原型,再依同仁工作別分設「黑、紅、綠」色系,領口更設計有各組別象徵性可愛圖標,展現親和力並提升辨識度。
林鐵及文資處首任處長黃妙修致詞時表示,林鐵一路行來屢遭考驗,多虧有現場同仁的一路相挺,這次設計的新制服與工作服對外代表新機構形象,更希望能為同仁帶來榮耀感以及對新機構的信賴感與向心力。
在地達人熱情相挺 林鐵創意無限
會場外,有多處在地達人展示林鐵相關創作品。高齡90歲的江振裕阿公,自民國41年服務於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阿里山林場哆囉「口焉」工作站,後亦在奮起湖工作站、自忠工作站、觸口、頂六、鹿麻產等各處工作,於77年榮退後,從事原木雕刻藝術,細微刻畫阿里山林鐵故事。木作創客蔡裕霖先生,結合鋁線與木工創作,成立超人氣百木工匠坊,更榮獲「2017巧聖仙師魯班公獎」木作類新秀第3名殊榮,為林鐵及文資處得力的潛在合作對象。藝術家童寅開「檜木刻畫阿里山林業鐵路蒸汽機關車」之始,民眾作品意象鮮明,阿里山林業百年開發史之記憶活躍藝術品中。
林鐵及文資處創始年 擦亮林鐵百年老字號招牌
林鐵及文資處黃處長妙修表示,林鐵及文資處掌理阿里山林業鐵路及周遭林業文化資產,諸如阿里山林業村與檜意森活村。未來將整合在地資源,提升林鐵沿線觀光價值,活絡山村聚落,打造生產、生活、生態共榮之景,完整勾勒阿里山林業文化旅遊軸帶,並致力保存臺灣林業遺址,繼往開來,擦亮林鐵百年老字號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