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首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抵嘉 黃敏惠市長:讓嘉義市當台灣創生的橋梁

  • 發佈日期:2020-06-30
  • 發布單位:智慧科技處/觀光新聞處

0FB_台灣地域振興聯盟9位發起人與長官合照.JPG

2020年第1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由台灣地域振興聯盟發起,並以嘉義市擔任首屆的值年城市。從6月30日至7月1日,連續兩天將在嘉市府文化局音樂廳、嘉義文創園區、嘉義市區等地登場,本次年會主題訂為「地域生存戰」,串聯全台地方創生團隊與產、官、學、研各領域,吸引800餘人共襄盛舉。黃敏惠市長表示,「讓嘉義市成為地方創生的橋梁,用地方創生助攻城市創新,再結合2021台灣設計展,大力加速城市創新。」今日並由嘉義阮劇團帶來精彩的開幕演出。

 

市長黃敏惠表示,看到全台各地年輕人的努力,相信絕對有能量化危機為轉機。在地年輕人的衝勁,結合不同世代的人們,整合更大能量,讓台灣藉由地方創生產生更大的轉變。「整個城市就是地方創生的場域,為地方找出一條活路,有產業,讓人才能發揮。」並感謝台灣地域振興聯盟選擇在嘉義市舉辦台灣第一屆地方創生年會,賦予嘉義市最大的責任與使命。嘉義市具有都市與鄉村的色彩,「是地方創生最好的橋梁」,看到那麼多人聚集於此,這些人都是「嘉義市的關係人口」,兩天的時間相信可以帶來更多的學習與亮眼表現。

 

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游建華談到,此年會聚集全台灣最主要的地方創生團隊,能互相觀摩學習。國發會將持續推行此政策,以強化地方公共基礎建設、提高諮詢輔導頻率、強化創生事業數位轉型、鼓勵企業共同參與、簡化行政程序等,讓台灣各地快速發展。

 

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副局長林長立表示,現今地方創生以「聯合艦隊」出航的模式,集中火力,增強力量。水保局也努力推動農村再生,並以跨域加值,創造亮點農村,並強調社區有產業文創再生、組織轉型企業化經營、人才培育與青年導入等,就有延續生命的機會。水保局透過「跨域合作」,扮演平台角色,協助社區所需。

 

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美伶指出,地方創生政策是看到台灣人口危機與發展不均衡而提出,108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定位地方創生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今年邁入第二年。地方創生代表「跨界(領域)的整合很重要,面臨關鍵時刻,要看清問題本質,才能提出更好的解決途徑。」她也強調,決心與堅定是成功與否的關鍵,感謝在地團隊辛苦耕耘,未來台灣將透過數位與創新讓偏鄉不再是偏鄉。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發起人之一的林峻丞(甘樂文創)談到,去年協助國發會進行地方創生團隊的盤點,從全台灣600多個團隊層層篩選,選出193個創生團隊,資料分析顯示,一個創生團隊從萌芽、成長、成熟期,平均要走9.8年。由日本見學啟發,決定要以民間自發的力量,舉辦台灣版的創生年會。藉由此聯盟串聯各地創生團隊,搭建共好、合作平台,讓返鄉青年有更多夥伴支持陪伴。而他們選擇一條多數人都不願意走的路,同時也是學校沒有教過的事,「真的用腳踩在這塊土地上,用實際力量去翻轉、改變的戰士。」

 

今(30)日上午嘉義市長黃敏惠與市府團隊、嘉義市眾位市議員、國家發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游建華、前國家發展委員會主任委員陳美伶、行政院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副局長林長立、台灣地域振興聯盟9位發起人(甘樂文創、林事務所、幸福果食、小鎮文創、樹冠影響力投資、台青蕉、鹿港囝仔、茶籽堂、旅庫彰化)、嘉義市西區鳳梨會社發展協會等共同出席「2020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開幕論壇等活動。今天下午「嘉義創生旅行」由嘉義市各地方團隊擔任領路人,帶領大家一同看見嘉義創生最前線,開啟城市創生經驗交流。另有「辦桌開講」、「創生客廳」等活動。明天則有「地域最前線」活動,規劃八大領域,汲取各創生前輩的實戰經驗,更以QA與談交換意見。在創生經驗分享後緊接著是提案課堂練習,進行主題式的討論發想,激盪地域前線新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