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市最大客庄鹿寮里今(23)日於當地鎮安宮舉辦一年一度客庄文化活動,因應今年特別的「疫」年,活動特別號召客家鄉親、客語班學童及民眾力量,製作365盞「客家祈福燈籠」,並在燈籠下的台灣造型祈福卡寫下祈願,齊心祝禱台灣疫情早日退散。市長黃敏惠也在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特地提供的木質台灣造型祈福卡中寫下「天佑台灣 天佑嘉義」的祈福語,籲請市民「義」起發揮Hakka精神,團結抗疫,祈願台灣合境平安。
巿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巿鹿寮里是客家族群聚集最多的地方,這裡有1200多位市民,大約三分之二是客家人,疫後辦客家活動推廣客家文化與精神;文化是從教育傳承做起,謝謝嘉大附小和客委會委員們的支持,讓我們看到客家文化的蓬勃發展,希望藉由語言及風俗習慣不斷地推廣,讓客家文化在地方紮根,在活動中看到燈籠、甚至是客家花布圖案的口罩,在在表現了客家的特質,不只應該被尊重、被看到,還更要被發揚光大。
民政處處長劉美鳳表示,今年有「客家祈福燈籠」及「粄粽」DIY活動,讓參與的民眾感受客家的真情味。另外活動並特地融合防疫議題「共下來講客」,大力推動疫苗、口罩、洗手等防疫母語教學,同時規劃「拿麼好客」、「Hakka 好好玩」、「Ha燒音樂會」及「客家好物市集」等客家精采主題,展現客家歌舞、客語教學、客家童玩、客家文化體驗及客家經典技藝美食等客家文化精隨。
客委會委員黃瑞香、客家文化協會朱嘉森理事長、客委會文傳處科長彭玉廷,行政院雲嘉南服務中心副執行長王如經今天都出席客庄文化活動,一起唱客家歌,在花布燈籠上寫下祈福話語。
嘉義市鹿寮社區每年舉辦客家文化活動,今年以「義起Hakaa籠造幸福」為主題,帶領嘉義市13所國小客語班共200多位學童,一起製做花布燈籠,孩子們將心願祝福寫在燈籠上,懸掛在鎮安宮前步道,呈現濃濃客家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