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推動木造老屋修復 市府舉辦都市更新工作坊

  • 發佈日期:2021-11-08
  • 發布單位:都市發展處

1

       木造建築整建維護正持續在嘉義市發酵醞釀中!過往民眾對於老屋修繕、木造建築的修復的印象,往往是都由文化資產保存體系挹注資源,然而市府為了保存與活化舊市區木造老屋,復甦都市原有機能,首創全國之先,以都市更新手法投入木造建築整建維護。

      民眾常常誤解都市更新就是要拆除重建,其實依據都市更新條例規定,還有整建維護等方式,不一定要拆除重建。因此,市府都市發展處為了讓民眾了解如何以都市更新方式,辦理木造建築整建維護,特別於本(11)月6日及7日辦理兩場木造建築整建維護工作坊,透過講座與戶外導覽,開啟民眾對老屋修繕的想像新視野。兩場活動吸引了包含嘉義市、嘉義縣以及北中南各縣市共計56位對老屋修繕有興趣民眾熱情參與,並獲得其他有修復需求的單位關注。

       第一場活動於嘉義舊監獄宿舍群中老屋修復成果之一的矯正塾1921舉行。本場次活動講座邀請具規劃設計至施工能力、全台豐富修繕與新建木建築經驗的實式木造有限公司蔡有哲負責人,帶來深入淺出的講座。蔡負責人從都市環境、永續資源、碳循環等木構造對於城市的益處談起,循序切入木構造類型、結構系統,並詳細說明在嘉義市執行私有木造住宅修復的過程,也教導參與民眾如何評估自家老屋的健康狀況。最後民眾踴躍提出各式問題與心得,包括木造老屋之修復材料與技術問題、市府政策擬定方向等各種面向展開深度討論,共同激發出對老屋修復的熱情。

       第二場活動延續對木造建築的認識,上半場由木都2.0推手陳正哲老師帶領民眾導覽現正於嘉義市立博物館展出的「森林之嘉-現代木造建築特展」,從木材材料性質、傳統製材方式、榫接工法講起,進入現代國際趨勢的膠合、CLT等木材製作工法以及衍生出的新型態結構系統,並介紹此類新工法在台灣及國際的實際案例,藉此讓參與民眾了解木造建築的過去、現在及未來。接著下半場回到嘉義舊監獄宿舍群,陳正哲老師細緻地解說嘉義市木都2.0計畫的推動歷程,以及宿舍群如何藉由不同的修復與經營策略,朝向木業人才培育及木造文化場域培養皿的目標前進。最後以舊監獄宿舍修復案例參訪作為尾聲,參觀福彰良材、陳賢鼎先生工作室、大埕學堂、Luma Succulent等以修代租空間,以及結合新舊工法的實驗木場,刺激民眾對於不同經費等級與修繕方式有可比較、可想像的空間。    

       都市發展處表示,市府是從都市更新及地方創生的上位角度思考,藉由舊市區的木造建築修復,來活絡街區的經濟,促進木材產業發展作為核心目標。後續市府將持續利用都市更新整建維護的政策工具,結合中央都市更新資源,如劃定策略性更新地區、研擬相應的補助機制,以較高補助額度,讓老屋從外到內能獲得全面性的硬體改善,促進後續經營與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