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以人為本,嘉義市持續推動空氣品質提升措施

  • 發布單位:環保局
  • 發佈日期:2019-08-05

按報載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辦「懸浮微粒特徵對民眾健康影響之研究」中指出,不管是大氣、住家室內外環境或是個人的PM2.5暴露都以嘉義地區濃度最高。嘉義市政府環境保護局表示該份4年研究計畫採樣對象涵蓋雲林縣、嘉義縣及嘉義市,其報載所稱嘉義地區尚涵蓋雲林縣,故以「雲嘉地區」來指稱應會更符合實際狀況。

而雲嘉地區因地理及氣候因素,在每年10月至隔年4月間,由於中央山脈阻隔而處於東北季風背風面,空氣污染物自境外及上風縣市流入後不易擴散之影響,造成此段期間空氣品質不佳。依據嘉義市環保局委託臺灣氣膠學會研究,嘉義市大氣中的PM2.5有81.5%是來自境外與外縣市,18.5%為自行產生;在自行產生的PM2.5中又以交通工具排放廢氣、餐飲油煙及營建工地與道路揚塵逸散佔9成以上。

為改善嘉義市PM2.5問題,嘉義市政府過去成立空氣污染防制委員會,就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及逸散污染源提出應對措施,例如促進二行程機車及一二期柴油車淘汰、補助工商業鍋爐改使用低污染燃料、輔導餐飲業加裝油煙改善設備、加強營建工地揚塵防制及街道揚塵洗掃,淘汰超過7成的二行程機車與將近35%老舊柴油車,嚴格要求全市各級學校校車全數取得排煙自主管理標章,劃設空氣品質維護示範區規範進出車輛排氣品質,協助市民檢驗居家室內空氣品質。6年來將PM2.5手動年平均濃度自33.5微克/立方公尺改善至24.5微克/立方公尺,改善率達27%,今年亦將空氣品質加以提升,讓空氣品質指數(AQI)不良天數改善39%,讓良好天數提升17%。

為了進一步提升空氣品質並保障市民健康,「以人為本」是嘉義市最高宗旨,嘉義市政府今(108)年成立清淨空氣推動委員會,目的是讓市民呼吸到更乾淨的空氣,除了持續改善污染源,執行空品不良時民眾的防護措施,更將跨縣市區域合作列為重點項目,同時也將室內空氣品質列為重點。嘉義市環保局表示,今年的居家室內空氣品質健檢名額還有48名,呼籲市民把握機會向該局申請,洽詢電話:(05)222-0529。